友情链接 | 友情链接 |

创新药物与生物制品研究中心

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宣传简介

发布日期:2025-03-05 浏览量:

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负责人:吴军,北京大学生药学专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药用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科学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丁颖科技奖。长期针对热带红树植物柠檬苦素和南海甲藻超级碳链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开展了较系统研究。现任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主任,创新药物与生物制品研究中心主任。

团队简介: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实验工作区面积一千余平方米,科研设备资产超千万元,设有化学实验室、微藻培养房、细胞培养房、微生物培养房,配备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高效液相色谱仪、微藻培养光生物反应器等仪器设备。团队现有骨干成员9名,均具有博士学位,正高职称3名,博士生导师3名,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现有外籍博士后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7人。

研究方向及成果:团队核心研究领域为热带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主要围绕(天然)药物化学、藻类学、微生物学、药理与毒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研发防治人类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与新型海洋生物制品,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特色研究方向包括:1. 红树植物新奇柠檬苦素的发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团队首次报道了木果楝属红树植物新型柠檬苦素(xyloelves AB)的光诱导骨架重构,并由此发现了紫外光诱导的分子内1,4-酰基迁移反应,提出了天然产物的光生物合成新概念,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2. 海洋甲藻超级碳链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中国南海甲藻Amphidinium gibbosum的新型超级碳链化合物,经过多种技术手段,成功地确立了绝对构型可能性高达237次方的超级碳链化合物。目前,团队已在Sci. Adv., 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至今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等20余项,近年来在国自然区域创新联合基金及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上接连取得新突破。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区新城大道1号广东医科大学科技大楼 (东莞校区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文明东路2号综合楼十楼(湛江校区)

         电话:0769-228997740769-22896465(东莞)

                                                    0759-2388591(湛江)


  • 测试二维码

  • 测试二维码

版权所有:科研平台管理服务中心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0759)2388591、(0759)2388595    Email:gdmcfxzx@gdmc.edu.cn